便攜式氣體檢測儀是一種能夠檢測空氣中有毒和有害氣體濃度的設備,其結構和工作原理緊密相關。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主要結構:
1.傳感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的傳感器通常分為電化學電池傳感器、半導體傳感器和紅外線傳感器三種類型。這些傳感器都是用來檢測一定濃度氣體的,并根據檢測結果進行數據輸出和報警提示。
2.存儲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利用存儲器記錄檢測數據,常見的是可擦寫的EEPROM存儲器。
3.顯示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使用晶體顯示器或數字顯示器顯示檢測數據和相關運行狀態。
4.報警裝置:當檢測的氣體濃度超過限制,氣體檢測儀會通過警示燈和報警聲等方式提醒檢測人員。
5.背包與電源:便攜式氣體檢測儀一般并不會很大,在使用時可以攜帶在背包或者口袋中,同時需接通電源。
二、主要工作原理:
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可通過紅外技術、電化學分析和半導體傳感技術來檢測有毒有害氣體。其中,不同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
1.電化學傳感器測量氣體濃度,由一個氧化還原電池組成,通過電極分別對氧氣,目標氣體和電子間的反應產物進行制導測試氣體中目標氣體的濃度。
2.半導體傳感器通過熱電效應測試目標氣體,并以氧化還原反應完成目標氣體和傳感器之間的化學反應。該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熱量,電流和電阻之間進行轉換。
3.紅外線傳感器可以檢測很多有毒和有害氣體,其工作原理是光學吸收,使用濾光片攔截非目標波長的光,只留下目標氣體吸收所需波長的光,進而通過測試比較輻射強度的方法測量目標氣體的濃度。
三、補充說明:
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工作原理的可靠性直接取決于所選擇的傳感器,其中電化學電池傳感器是常用的一種,在多種氣體檢測儀器中都非常流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用以檢測的氣體物種可以分為氧氣、有機物、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并與傳感器種類相匹配。因此,在選擇和使用時需要根據應用環境和實際需要進行仔細篩選和匹配,以提高可靠性,準確掌握檢測結果的真實性。